來源:吉林市鳳凰婦產醫院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2日; 閱讀量:次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記者 史艷菊
9月21日凌晨4點,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鳳凰婦產醫院業務院長畢秀英和她帶領的產科團隊醫護人員都不由的松了口氣。這是一次風險較大的接生:孕婦黃女士,34歲。6年前她剖宮產生了個女孩,這此是她第二次生產。有剖宮產史的產婦實現順產,這對于產婦本身和產科醫生來說都是種挑戰!
因為第一次是剖宮產,所以這次懷了二胎后她一直為還得再次“挨一刀”心神不寧。然而,當她孕27周來到市鳳凰婦產醫院進行妊娠期檢查后,黃女士便在業務院長畢秀英教授指導下,開始了為實現自然分娩的積極努力。按照畢秀英教授的話說,他們開始了一項“系統工程”。
從醫學的角度講,如果第一胎是剖宮產,那么第二胎還要采取剖宮產的幾率非常高。因為像黃女士這樣想要二胎的女性需要經受多種風險的考驗:年齡大,屬于高危產婦范疇;若胎兒巨大,選擇順產時發生子宮瘢痕處破裂、產后大出血等危險的可能性極大;如果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順產時易出現腦出血、心腦血管意外、肺水腫、凝血功能障礙、肺栓塞、胎盤早剝、子癇等嚴重危險母子生命的風險。
為了讓黃女士能夠在第二胎時間實現自然分娩,既要避免再次剖宮產,又保障母嬰安全,畢秀英和她帶領的產科團隊從黃女士妊娠中期到產中,采取了一系列領先技術措施。黃女士是在孕27周時才來醫院進行妊娠期檢查的,這時醫生檢查發現想控制產婦體重減輕腹壓已經有些晚了。為給選擇順產創造條件,產科專家組采取密切監控產婦的血壓、尿常規、監測孩子的成長情況,指導孕婦科學合理飲食,盡量降低胎兒體重,以減輕產時子宮所受壓力的程度。同時指導黃女士進行孕婦瑜伽操、盆浴等適當運動,以改善子宮體適應性和產道軟化等一些保健措施,以便幫助黃女士在生產時可以更順利。
盡管前期的工作做了很多,但到生產時產婦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屬于高齡產婦,孕39/4周進入產程后,產婦出現了產程長、產力不足等問題。畢院長和她的團隊經過了整整30多個小時的努力,采取導樂陪護、無痛按摩、心理疏導等產時關懷。密切監測產婦血壓和胎兒胎心,嚴防不利情況發生······經過產科團隊與產婦的密切配合,21日凌晨4時,他們終于迎來了一個4100克健康男嬰的平安降生。
在鳳凰五星級主題客房,當記者問到黃女士感受時,她告訴我們:自然分娩更有當媽媽的感覺,能感受到那個小生命也在為自己能與這個世界見面所做的努力。而且自然分娩后不像第一次剖腹產是被推回來,這次她是自己從產房走回來的。并且兩個小時后就開始給寶寶喂奶了,真是讓她興奮極了。黃女士說感謝鳳凰的畢院長,感謝鳳凰的產科團隊給了她這一次的幸福感。
畢秀英教授告訴記者:發揮先進技術和產科團隊的力量,第一胎剖宮產的產婦照樣可以實現自然分娩,關鍵是要積極做好孕期準備。